公司邮局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税务新闻  
【 字体: 】【打印此页】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企业 听企业算“减税降费账” 谈“转型发展路”

发布日期:[2022-02-16]    共阅[402]次
    2022年02月15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本报记者 何乐 叶生成 张鲲翼 杨丽 通讯员 韩世峰


从湘江之畔到青藏高原,从国之重器装备制造到人们手中的一碗
螺蛳粉……过去的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每到一地考察,总书记都要到企业去看一看、走一走,关心制造
业的技术创新,关心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关心高原企业的市场
销路。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奋斗者出发的季节。循着总书记的脚
步,本报记者近日回访总书记考察过的企业,听企业讲发展故
事、谈减税感受,一幅减税降费的惠民画卷呈现在眼前!

让创新的“镜头”伸向更远

一大早,在光学镜头重要制造商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超精密
加工实验室,工程师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实验室墙壁上悬挂着“为建设世界最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攻坚克
难”的标语,桌上摆放的镜头,有的小如一个圆点,有的大如一
个圆盘,有的像鱼眼,有的像探枪……

这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实验室,是福光股份公司的核心部
门。回想起总书记2021年3月来企业考察时的情景,大家记忆依旧
深刻。

2021年仲春时节,八闽大地春意盎然。

“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全国两会后首次考察,习近平总书
记来到曾工作17年的福建。“这一次到福建来走一走,找家有代
表性的企业看一看。看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稍作停顿:“创
新。”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福光股份公司。在这里,总书记看到
了什么样的创新?

走进福光股份公司展厅,一面挂满发明专利证书的墙十分引人注
目。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达234件。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察
看展示的产品,询问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销售情况。

走进超精密实验室,研发人员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加工能力、
加工技术等,展示了福光股份公司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实验室
管理人员唐秀娥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听得很认真、很专注,从
他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他对技术创新的重视,这让我们很受鼓
舞。”

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
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要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
策,积极鼓励支持科技创新。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福光股份公司副
总经理何武强表示,公司以“国家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为使命,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持续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
领域科研攻关,向全球光电系统研发与制造行业引领者的目标全
力进发。

创新久久为功,税收时时相伴。

精密的光学镜头,记录下企业创新的攻坚克难,也记录下税收在
支持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鼎力相助。

目前,税收已经形成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的支持,特别是2021
年出台的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至100%,并可提前享
受,为企业创新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撑。

福光股份公司财务总监林芳介绍,去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
除额415万元,还有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这些实实在在的优
惠为向来重视研发的公司添了一把火。

林芳提到,税务部门组织税收专家团队,精准辅导企业及时享受
税收优惠,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干劲是只争朝夕,韧劲是滴水穿石。镜头的创新永无止境,创新
的“劲头”同样永无止境。

每个螺丝钉都是中国制造

八桂大地,柳江之畔。

在工业重镇广西柳州,装备机器的轰鸣声与螺蛳粉特有的酸辣
味,显示出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走进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大型装载机、迷你挖掘机、
甘蔗收割机……不同型号的“柳工制造”一字排开,诉说着这家
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领域的成就。

“每个螺丝钉都是中国制造。”“老柳工”曾光安介绍。习近平
总书记去年考察柳工时,曾光安详细回答了总书记关于装载机零
部件技术问题的询问。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4年再次踏上广西土地,来到柳州
考察了一“重”一“轻”两个产业:装备制造业与螺蛳粉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造业发展是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的大事。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柳
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

制造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近几年减税降费政策支持
的重中之重。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扩大到所有制造业领域,研发费用加计扣
除比例不断提高,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相关税收……制造业始
终是近几年减税降费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柳州集团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税务人员刘凤玲介
绍,税收支持是柳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今,企业享受研发
费用加计扣除、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
2021年以来,柳工累计享受各类减税降费政策优惠1.4亿元,其中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1462.85万元。

不仅是装备制造,柳州人把广西制造的“工业基因”还带进了餐
饮业,把一碗螺蛳粉做成了大产业。

“党和政府会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希望民营企
业放心大胆发展。”在螺蛳粉生产集聚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时就在现场的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元对这句话印象
十分深刻。

“党和政府说到做到。”陈元算起了去年公司的减税账:2021
年,善元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25万元,享受农产品增值
税进项税额抵扣超过80万元,缓缴第四季度相关税费20万元。
“这两年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大大缓
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陈元说。

如今,善元公司日销售额平均达到15万元,2021年线上销售同比
增长72.25%,线下销售同比增长75.11%。

2020年~2021年,柳州税务部门积极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研
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为螺蛳粉行业减免企业所得税近1000万
元。2021年,柳州税务部门先后帮助18户螺蛳粉生产企业获得
“税银互动”贷款8357万元。

税收发力,“制造”未来。无论是挺起国民经济“脊梁”的装备
制造业,还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小微企业,来自税费政策
的支持与税费服务的关心,始终陪伴广大纳税人缴费人一路向
前。

让五彩地毯飞向全世界

纺线,染色,编织,修剪……

青藏高原之上,西宁南川工业园区内,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
司工人陈菊正熟练地编织地毯。在这里,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和传
统手工织造技艺相结合,经纬线交织间,一块块不同规格、不同
颜色的藏毯带着高原温度与民族特色飞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真是琳琅满目。”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圣源地毯公司的
展示厅内,细细察看,不时用手触摸感受藏毯的质地。

“发展产业就是要带动就业。”在圣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从这点来看,藏毯产业不仅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
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倍受鼓舞,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回忆起习近平总书
记考察企业的难忘时刻,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婷依旧
难掩激动之情。

薛婷的信心,有一部分来自于税收减免带来的获得感。

目前,圣源地毯的全球销量已累计突破240万平方米,年产值上亿
元,累计出口创汇7306万元。作为青海民营股份制高新技术企
业,圣源公司享受了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累
计享受出口退税7236万元。

“2021年第四季度缓缴了近百万元税费,更增添了企业高质量发
展的底气。”薛婷还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点赞,“出口
退税全程电子化,网上就能办。”

支持民营企业、民族企业发展,是税收服务“六稳”“六保”大
局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春节前夕,包括陈菊在内的多名家庭困难职工获得了企业发
放的每人3000元补助金。“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没有后
顾之忧,生活过得很踏实。”陈菊说。

薛婷谈道,税务部门第一时间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百万元的税收
优惠让企业有更大的底气帮助村民开展藏毯生产技能培训,与合
作社、编织团队结对帮扶,为越来越多人编织出生活的“幸福
毯”。

2021年11月29日,圣源成功中标人民大会堂地毯项目。展望未
来,薛婷对“十四五”期间企业实现年均约30%~40%的增长充满
信心。

“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告诉我们一定要坚信明天会更好,我们有
信心,明天会更好!”薛婷说。

走好绿色发展的创新路

陕北的路,蜿蜒曲折。

陕北的煤炭业,也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
记到榆林考察的第一站,就是看煤。

位于毛乌素旁、秃尾河畔的国家能源集团榆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
公司,见证了榆林市煤炭业近40年的发展变迁。作为产业发展的
支撑,煤炭业为榆林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转型升级、实
现由黑色向绿色发展,成为煤炭业新的时代命题。

在榆林化工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
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
炭消费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也已写入国
家“十四五”规划。

方向明确,道路清晰。

“榆林化工积极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国家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任务,积极调整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由大而快向高而强转
变。”榆林化工财务总监王中耀介绍。

然而,转型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王中耀坦言,转型初期非常艰难,公司受外购原材料甲醇价格大
幅上涨影响,曾发生严重亏损,导致企业现金流严重短缺,经营
十分困难。

正在这时,4.94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解了企业燃眉之急。税务
部门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上门服务,确保退税事项快速办理。

“这真的是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王中耀介绍,2018年~2020
年企业还享受了139万多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近年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密集落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极大节约
了税费成本,也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项目推进积蓄了动
能。”王中耀说。

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企业绿色转型背后少不了源源不断的税务
力量。

在税务部门的一路支持下,榆林化工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
快。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建设,力
争“十四五”期间生物可降解材料产能达到百万吨级。

路,在陕北高原延伸;希望,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伸展。

新的一年里,税务部门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
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提升纳税缴费服务质效,进一步激
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字体: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Copyright (c)2006 www.cqruixin.com All rigths reserved. 

版权所有:重庆瑞鑫税务师事务所 渝ICP备20009123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3478号

公司介绍最新动态联系我们 |